- 注册时间
- 2011-11-4
- 最后登录
- 2012-7-10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49699
- 精华
- 1
- 帖子
- 1629
升级   0%
|
现状:预告片完整不见了
潜力:间接推动票房功不可没
“何时能够看3d《泰坦尼克号》预告片”、“《复仇者联盟》预告片什么时候登陆影院”……就在影迷翘首期盼好莱坞大片预告片之际,又有观众自曝最近进影院根本看不到新片预告片,“映前贴片广告是变短了,惋惜完全被商业广告替代。”业内人士接收采访时纷纭呐喊影院在正片终场前多放预告片,这不仅是影迷应有的权力,也可间接刺激再消费。
影评人、太空碉堡工作室结合创始人张小北则感叹说:“贴片预告是以影院放映环境为尺度进行制作的,只有在电影院里放映才干浮现最佳后果。”事实上,不少铁杆影迷提前进场就是为了一睹预告片的出色,像《雷神》、《复仇者同盟》行将公映,大量粉丝都寄望着能在大银幕上先“尝鲜”预告片。
对于预报片,影迷在等待,片方在尽力,影院有无奈,但业内一致认定其对票房有推进作用。张小北表现,影院版预报片是观众对未上映片子的第始终观印象,是观众决议观影花费的重要根据。而海内独一一家预告片制造公司、北京简略点预报片公司开创人魏楠绝不避讳地指出预告片主要性在影片营销中占到40%到50%,而且好莱坞片方营销的排序顺次是预告片、海报、消息。
据懂得,国内大银幕的贴片广告代办市场从1998年就开端,近两年变得发达起来。个别电影广告操作方法有两种:发行方本人的拷贝内贴广告跟影院与第三方广告公司的映前广告。依照国度划定,发行方贴片广告不超过5分钟,事实上除了《金陵十三钗》、《唐山大地震》这样的大片,很少有国产片能招到5分钟,于是第三方广告公司映前广告成主流,央视三维、晶茂两家公司基础垄断这个行业。
此外,内地电影市场影片常设插档、换档的景象广泛,预告片无奈提前精准贴片是最大的问题。某业内人士剖析说: “国外影片大都提前一年断定档期,片商通常会提前剪出影院预告片做到广而告之,到上映前再做一个标准版预告片增强认知度。”他同时倡议国内片商发行及早供给预告片,并和谐各方让自家预告片跟在尽可能多的影片前。
■他山之石
预告片和商业广告都是贴片广告重要组成局部,但曾经有影院播放的贴片广告过长,重大影响观众畸形观影,广电总局为此下发文件,要求标准贴片广告和映前广告治理。看法出台后,贴片广告时间确实得到把持,但预告片却惨被商业广告替换。上海联和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坦言,因为当初影院房钱高,成都交女朋友,经营压力大,影院放商业广告是有钱的,但放预告片是免费的,一个就要2分钟左右,多放必定占用时光,衡量之下不可防止要照料商业广告。
去年年底,有影迷看 《铁甲钢拳》的同时顺便先睹 《金陵十三钗》预告片,还有影迷看imax 3d版《丁丁历险记》的同时,就为先行休会下 《龙门飞甲》的imax效果。再往前推, 《变形金刚3》与 《哈7(下)》等片上映前, 《一代宗师》、《追梦3dna》等片的预告片都让观众高兴不已。
而台湾地域相干部分规定,每部电影前面预告片、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不可超过12分钟,普通影院给预告片部署6分钟,其余6分钟给予商业和公益广告。每支预告片2分钟左右,因而每部正片上映前放3支电影预告片。遇到时长较短的预告片,正片前就能放5支。除了预告片,台湾地区影院也有商业广告,但通常招商很艰苦。在香港地区这样的情形也相似,每部电影前最多3支贸易广告,像内地影院放20分钟商业广告的简直不。
但不可否定的是,仍有不少观众是被预告片“忽悠”进影院的。比方《神奇侠侣》曾接连宣布超人篇、登月篇、高尔夫篇等三款预告片,观众看了电影后大呼受骗;《钢的琴》的预告片过于娱乐,与正片基本不是一回事。魏楠以为重要起因还在于中国电影市场不成熟,“一年产出500多部电影,真正进影院的也就200部左右,但品德上还达不到观众的真正请求,假如电影自身不是特殊好,预告片好不好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咱们不是诈骗观众,这是电影市场发展必经之路。 ”
解析:是谁挤走了预告片
欧美港台影院广告很少
魏楠的团队曾负责《三枪拍案惊疑》、《大笑江湖》、《白蛇传说》、《金陵十三钗》等热映影片的预告片制作,其中《大笑江湖》预告片笑点迭出,中国水墨作风的画面与嘻哈音乐构成了强烈的冲击力。魏楠骄傲地表示:“我们的预告片至少给《大笑江湖》间接带来4000万票房,由于良多人是看了预告片感到有意思才去看的。 ”而出品方博纳也认为该预告片宣扬作用很大,影片终极播种1.6亿票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