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9-6
- 最后登录
- 2016-7-28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5497
- 精华
- 0
- 帖子
- 317
 
升级   35.67%
|
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脾及骨髓的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中分解和破坏的产物。红细胞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然后代谢生成游离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亚铁原卟啉)经微粒体血红素氧化酶的作用,生成胆绿素,进一步被催化还原为胆红素。正常人由红细胞破坏生成的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80%~85%,其余15%~20%来自含有亚铁血红素的非血红蛋白物质(如肌红蛋白、过氧化氢酶及细胞色素酶)及骨髓中无效造血的血红蛋白,这种胆红素称为旁路胆红素。以上新形成的胆红素均为游离胆红素(致仁堂牌蝙蝠蛾擬青黴菌絲膠囊),在血液中与清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体,称为非结合胆红素致仁堂牌蝙蝠蛾擬青黴菌絲膠囊非结合胆红素不能自由透过各种生物膜,故不能从肾小球滤过。以清蛋白为载体的非结合胆红素随血流进入肝脏,在窦状隙与清蛋白分离后,迅速被肝细胞摄取,在肝细胞内和Y、Z蛋白(主要是Y蛋白,又称配体结合蛋白)结合,并被运送到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SER),在此胆红素与配体结合蛋白分离,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存在时,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作用,形成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和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致仁堂牌蝙蝠蛾擬青黴菌絲膠囊)。结合胆红素被转运到与小胆管相连的肝窦状隙的肝细胞膜表面,直接被排入小胆管,而非结合胆红素不能穿过肝细胞膜。一旦胆红素进入胆小管,便随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进行水解、还原反应,脱去葡萄糖醛酸和加氢,生成尿胆素原(urobilinogen)和尿胆素(urobilin),大部分随粪便排出,约20%的尿胆原被肠道重吸收,经门脉入肝,重新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再随胆汁排入肠腔,这就是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在肠肝循环过程中仅有极少量尿胆原逸人体循环,从尿中排出。胆红素的代谢过程致仁堂牌蝙蝠蛾擬青黴菌絲膠囊。
当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肝细胞对胆红素转运缺陷(Gilbert综合征)、结合缺陷(Crigler-Najjar)、排泄障碍(Dubin-Johnson)及胆道阻塞(各型肝炎、胆管炎症等)均可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尿内胆红素及尿胆原,借以诊断有无溶血及判断肝、胆系统在胆色素代谢中的功能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