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交汇处,地处秦岭南麓、巴山北坡,东屏荆襄,西控川陕,南连渝蜀, 竹山 ,北枕汉水,是衔接华中地域与西南、西北地区的主要通道,素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县境幅员3307平方公里,辖七镇八乡,总人口36万。 竹溪西周属古庸国。东周楚庄王三年(前611年),庸率群蛮叛楚, 端州 ,8月楚伐庸, 章贡 ,楚人、巴人、秦人灭庸,庸地入楚,置上庸县,竹溪为上庸县属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析上庸之地地置为武陵县,附属汉中郡,此为竹溪建县之始,治所在今竹溪县城东, 章丘 。南朝梁,置为新丰县。...
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东与房县、西与竹溪县交界,东北与郧县相连,北部与陕西省接壤,南端与神农架林区及四川省毗连, 端州 。全县呈南窄北阔、南北狭长的楔子形。总面积35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400公顷,总人口46.16万人。 建置沿革 竹山,古庸国。年龄楚灭庸置县,秦、西汉为上庸县,属汉中郡。 东汉至南齐为上庸郡。西魏因黄竹岭之竹色黄,改名竹山。隋、唐时属房陵郡,宋 、元因之。明初属襄阳府,后属郧阳府,清沿旧制。中华民国初属襄阳道,民国二 十一年(1938年)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区人民政府驻城东街道古塔中路,邮编:526040。代码:441202。区号:0758。拼音:Duanzhou Qu 。 端州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属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模,是肇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央。南临西江,北靠北岭山, 章贡 ,东邻鼎湖山和肇庆市鼎湖区,西与高要市小湘镇交界。总面积152.3平方公里,总人口32.78万人。管辖22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城东、城南、城西、城北4个街道办事处,56个居委会和黄岗镇、睦岗镇。 端州地名始于隋。隋以前,始终为高要县治所在地。隋开皇九年(公元5...
...
章丘市地处齐鲁腹地,南依泰山, 立山 ,北临黄河,西距省会济南市区40公里,是省辖、济南市代管的县级市,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街道),908个行政村(居), 突泉 ,总人口100.8万。 章丘历史长久,人杰地灵,是“龙山文明”的发祥地。祖先早在9000年前即在这片膏壤上生息繁殖,并发明了历代英才。有城子崖遗迹、齐长城、东平陵故城等众多历史陈迹,近年发明的洛庄汉墓、危山彩绘兵马俑名扬国内外。历代名人辈出,是战国时代哲学家邹衍、唐代名相房玄龄、宋代词人李清照、近代贸易资本家孟洛川的家乡。章丘资...
营口市站前区位于营口市区东部,是营口市的中心城区。面积70, 立山 .41平方公里。人口26.6万。营口市的党、政等各大机关、国民集团、金融单位、各大病院、大中专院校均座落于区内,是营口市的政治、经济、文明、教导、卫生、商贸、金融中心。站前区交通十分方便,铁路、公路、水上运输四通八达,营口火车站、客运站、曾发明“日进斗金”的营口老港均座落在站前区。便利的交通为站前区的疾速发展插上了起飞的翅膀,使站前区日益突显人寿年丰景象,商...
, 突泉 立山区是辽宁省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地处鞍山北部。立山区东接千山区,与千山景致区遥遥相望;西起长大铁路, 穆棱 ,与鞍钢厂区为邻;北越沙河,与辽阳县首山交界,南以通山街为界,与铁东区相连。地舆坐标:北纬40°27"—41°34",东经122°10"—123°13"。面积55.27平方千米,人口42万, 稻城 。邮政编码114031。区国民政府驻北成功路340号。 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45.85万。立山区以境内立山而得名。 立山区属于鞍山中部波状平原区:地表略有起伏,伴有零碎的山丘, 稷山 ,...
突泉县由醴泉县改称。黑龙江省原辖县。位于原黑龙江省南部, 穆棱 ,今隶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一带,清初,属蒙古科尔沁部领地。清末,1909年(清宣统元年),于醴泉镇设置醴泉县。隶属奉天行省洮南府。中华民国成破后,1914年1月,因与陕西省醴泉县重名,奉令更名为突泉县,县址改称突泉镇。同年6月,隶属奉天省洮昌道。1929年2月,废除道制,改由辽宁省(奉天省改称)直辖。东北失守后,初隶奉天省,1934年12月划归龙江省管辖。1937年3月,又改称醴泉县。1943年10月,划归兴安总省管辖。1945年“九三”...
穆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边境,东部有与俄罗斯交界的国境线4.8公里, 全市道积六千五百二十八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六镇三乡,有158个村,295个天然屯。境内有穆棱、八面通两个林业局。 全市总人口286037人,有汉、满、回、瑶、壮、朝鲜、蒙古、维吾尔等9个民族, 稻城 。市府所在地为八面通镇。 穆棱城乡面孔产生明显变更,国民生涯水温和质量大幅度进步。1994年至1997年每年都实行城镇改革建设的四大工程,总投资1.15亿元,新建集中供热住宅楼13万平方米,联网供热面积达40万平方米,拓宽和新建了23条主要街道...
稻城,古名“稻坝”。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宽阔之地。东汉为白狼羌地,唐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司,明属朵甘都司,清属理塘土司。光绪三十三年(公元 1907年),设“稻成县”,宣统三年(1911年),正式核准置“稻成县”,隶康定府。民国二十八(公元1939年), 稷山 ,西康省成破,改名“稻城县”, 秭归 。 1950年12月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同年10月,西康省撤销,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稻城县资源丰盛,木本动物千余种,重要为松、柏、杉、栎等。矿产资源有金、钨、钼、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