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阳 宜黄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建县于三国吴太平2年(公元257年),迄今有1749年历史,因县址设于宜水、黄水会合处而得名。距省会南昌158公里、抚州61公里, 宜都 ,处在以南昌为核心的2小时、以抚州为中央的1小时经济圈。“十一五”期间吉抚高速宜黄段建设开明后,区位条件将更为优胜。全县总面积1944.2平方公里,现设6镇、6乡、2个垦殖场,辖8个居民委员会、138个村民委员会、10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万, 宜良 ,其中农业人口 17万。 宜黄历史文化长久,禅文化、赣文明(宜黄戏、...
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的宜阳县位于距洛阳市以西25公里处,货色长5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总面积167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125公顷。境内交通发达。焦枝铁路洛宜支线直抵城郊,宜故、郑卢两公路分离沿洛河两岸直通东西,南阎公路横跨县境南北,另有数十条城市公路与全县各地相通, 宜都 。 宜阳属暖温带大陆性气象,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明显。全县地貌西高东低,南山北岭,沟壑纵横,山秀水明。总的概貌是“南岭北丘西南山、洛水一线旁边穿、 三山六丘一分田”。 全县有大小河流及山涧溪水360多条,中小型水库46...
宜都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7500多年前, 宜良 ,人类就在这里繁殖生息。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设宜都郡,“宜都”至此得名。陈·天嘉元年(公元560年)改宜都郡为宜都县。1949年7月,宜都县解放。 1987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同意,撤销宜都县设破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市治陆城,附属湖北省宜昌市。 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跨东经110°05′~111°36′,北纬30°05′~30°36′之间,东北隔长江与枝江市相望,东南邻松滋市,西南、正西...
县国民政府驻匡远镇。邮编:652100。代码:530125。区号:0871, 宜章 。拼音:Yiliang xian。宜良拥有长久的历史,西汉元封二年设昆泽县,属益州郡,蜀汉时期属建宁郡,西晋属晋宁郡,隋属昆州,唐初设新丰县,隶郎州,南诏时期西爨西迁后,乌蛮罗裒部筑城寓居,称罗裒龙,属拓东节度辖,宋大理时期属善阐节度,元宪宗六年设大池千户,属嵩明万户,至元十三年升大池为宜良州,二十一年改州为县,属中庆路。明、清沿称宜良县,属云南府。民国时期废府一级政区,县直属省管辖。1950年设宜良专区,县为专署驻地。1...
宜章县地处湖南最南端,是全省的“南大门”。面积2142平方公里,人口53万余人. 宜章背倚三湘大地,面向南粤港澳,自隋朝以来,建治立埠,成为中原与岭南互市的“楚粤之孔道,南北交换之通衢”,并繁殖发展成为湘粤边疆商业的物质集散核心。全县现有各类市场31个,其中包含岩泉耕牛市...
宜秀区总面积410.3平方千米。总人口21.6万(2005年)。 区国民政府驻大龙山镇,邮编:246003。代码:340811。区号:0556, 宜州 。拼音:Yixiu Qu。 宜秀区辖2个街道、3个镇、2个乡:大桥街道、菱北街道、杨桥镇、大龙山镇、罗岭镇、白泽湖乡、五横乡,其中菱北街道由安庆经济开发区治理。 宜秀区是在原安庆市郊区的基本上设破的,存在发展经济的良好前提,有着方便的交通网络,丰富的历史文明资源,广袤的土地资源、丰硕的水面、山场和矿产资源。在应用本身丰盛资源的基础上,该区致力于建设安庆市长...
宜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目前由河池市代管,龙江中游, 宜川 。东与柳城、柳江两县交界,南与忻城、都安相连, 宜宾 ,西与河池、环江,北与罗城等市县为邻。市域面积3869平方公里,其中中山、低山面积占27.47%,丘陵面积占58.80%,台地面积占3.53%,平原面积占 10.20%。全市辖7镇9乡(其中2个瑶族乡),下设204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2589个做作屯。市府驻地沿铁路南至广西首府南宁市344公里(公路266公里)西北至河池市金城江区72公里(公路76公里), 宜城 ,东至柳州...
宜川县位于延安市东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2938.5平方公里,辖5镇9乡,214个行政村、642个天然村。被誉为“天下奇观”的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县城东部50里处,1988年被肯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国务院批准宜川为“对外开放县”。 农作物重要种类是小麦跟玉米,栽植经济作物16万亩,其中烤烟4.5万亩,持续坚持了全国、省级烤烟生产进步县声誉, 宜宾 ,“七五”期间,宜川县被省政府列为苹果出产基地县。“壶口瀑布天下名,宜川果品名天下”, 宜城 ,果梨面积到达10万余亩。 壶口酥梨以其果面...
宜宾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联合部,东接翠屏区、自贡市富顺县,西邻屏山、沐川和犍为县,南倚高县和云南省水富县,北连自贡市荣县。县城柏溪镇距宜宾市三江口城区13千米,全县版图面积2945.83平方千米,辖26个乡镇、535个村委会、5437个村民小组、41个社区居委会。县地步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象宜人,雨量充分。2004年年均气温18.4℃,较历年平均气温176℃偏高0.8℃,年降水量765.1毫米, 宜君 ,较历年均匀降水1129.3毫米偏少30%,年日照时数1050.2小时,...
宜城是一座正在突起的新兴城市, 宜君 ,位于湖北西北部,地处汉江中游,襄樊市南郊,版土面积2115平方公里,地形大抵为“四山一水五分田”,货色两翼为低山丘陵, 宜丰 ,中部是汉江河谷平原,耕地面积76万亩,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产业园区、1个发展区和178个行政村, 宛城 ,总人口56万。 宜城历史长久, 定陶 ,文化底蕴深沉。建制于汉惠帝三年,是楚国古都跟楚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历史上出生了宋玉、王逸、马良、马谡等文武贤士;近有抗日名将张自忠上将血战日寇的豪举。境内文物古迹较多,城南7.5公里处的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