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1-4
- 最后登录
- 2012-7-10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49699
- 精华
- 1
- 帖子
- 1629
升级   0%
|
作为20世纪下半叶日本最主要的音乐巨匠,武满彻的名字被一般人所熟知,更多是由于他谱写的上百部片子配乐。他曾与黑泽明、大岛渚、今村昌同等名导配合,那些形象而深入的音乐衬托出一个个或诡异或凄凉的日本电影世界,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他为《乱》谱写的史诗般的音乐。除电影配乐外,武满彻创作的管弦乐、室内乐作品更多达200多部。
武满彻曾强调大天然对他作曲生活的重要性:“当我仰望如同荆棘般刺破天空的参天大树、看到广阔无比的大做作时,会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我喜欢察看火山暴发前的迹象,这所有使我感到自己好像在背靠背地与地球交谈,宇宙的景象万千与人类的性命共存。”
武满彻与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是好友,两家住得很近,常在一起交换音乐与文学。武满彻的《雨之树》(1981年)与大江健三郎的《听雨树的女人》(1980年)正是两人彼此启发激荡的作品。“《雨之树》对我而言,恰是我所感知的这宇宙的暗喻。”大江健三郎曾评估,武满彻的音乐庞杂而生疏,充斥了大天然的隐喻跟宇宙神秘象征。
上世纪60年代,武满彻碰到了美国试验音乐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后者对东方传统音乐的崇敬,令武满彻从新审阅本人曾一度想要解脱的东方艺术哲学观。他曾回想:“在我作曲的早期,老是挣扎着防止日本音乐的影响,认为那才是音乐现代化的途径。和约翰·凯奇结识后,我转而意识到本身传统的价值。”
今年9月,由指挥大师小泽征尔一手开办并担负艺术总监的“斋藤纪念音乐节·松本”将首次来到中国。在长达一个月的12场音乐会中,“武满彻留念音乐会”无疑最受注视。
父亲武满彻
真树说,父亲的创作都是在平庸的日常生活里进行的。“他起得很早,就算前一天喝多了晚归也不例外,成都单身白领。早餐时会跟母亲聊聊天,而后就喃喃自语道:‘得开始做事了。’端起大茶杯走进自己的房间,大概3小时后才停下工作出来吃午饭。午餐多半是面条,他最爱炒荞麦面,边吃边跟母亲闲聊一阵子,就又捧着茶杯回房间。只有遇上职业棒球赛季时,他才会在比赛开始前停下工作,喝着啤酒收听播送里的棒球赛转播。阪神队获胜的夜晚,父亲会守着体育消息看到深夜。我小学的时候,每次带小搭档回家玩,父亲也不受影响,照样工作。上了大学,我常带友人回来跟爱打麻将的老妈搓几圈,父亲也仍然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武满彻的少年梦是奢靡的。他曾说:“当我决议开始作曲时,甚至不晓得如何记谱。我没学过音乐,只是自己读了许多音乐实践书。”
大江健三郎回忆他是一个“时而沉寂,时而锋利冲动,温顺,有风趣感,性格美妙的人”。而真树记忆中的父亲更加平常实在——这是一个爱好看电影,喜欢熬夜看棒球竞赛,喜欢饮酒喝茶的男人。创作时,他习惯在钢琴边上从长到短排列好四五支削好的铅笔,旁边是一只泡好日本茶的大号茶杯。“听母亲讲,从他们20来岁开端独特生活时起,父亲便始终坚持着这个习惯,一辈子都没变。”
“父亲去世15年了,在他从未去过的遥远国家里,他的作品被素不相识的音乐家吹奏着。固然不鲸鱼那样强壮的身材,但父亲可能同音乐相遇,并以此为终生事业,我想,他真的是一个十分荣幸的人。”真树说。
武满彻在西方有良多雅号,如“懦弱大师”,或“冥界的音乐人”。这位毕生饱受病痛煎熬的东方人,总给人外柔内强的宏大反差。
二战后,各种激进的、前卫的西方音乐创作思潮深刻地影响并撞击着日本。德国的达姆斯塔特犹如现代音乐圣地,吸引了全世界最先锋最时兴的作曲家去进行暑期学习交流。1951年,深受感染的武满彻和作曲家汤浅让二等人共同创办了“实验工坊”,正式开启他的创作生涯。
1930年生于东京的武满彻,幼年曾在中国生涯过8年。这一点,跟同样诞生在中国的小泽征尔很类似。
最初,武满彻的音乐里洋溢着浓重的印象派气味,对音高与音色很敏感,重视颜色,五声音阶的利用极为自在。1957年,27岁的武满彻再度被肺病折磨,在面临死亡要挟时写下了他的第一部弦乐作品《安魂曲》。那一年,斯特拉文斯基刚好拜访日本听到了这部作品,激昂地声称这是一部杰作。得益于大师的赞美,这个小个子的日自己开始立名世界乐坛。
“父亲从不跟咱们说起他在中国的岁月,也不提他最初学习音乐的艰巨。他二战期间学习与创作上的艰苦,我都是从书上得悉的。”真树印象中的父亲,并不是一个擅长表白的人,哪怕这对父女常常呈现在小酒馆中泛论,聊的也是当下的社会与将来。
由此开始,属于武满彻的作风更加浮现。他的音乐时常以“秋”、“庭院”与“水”为主题,那种对秋日、禅意与雨水的刻画,布满着日本传统文明的哲理与韵味。他的作品刻意淡化时间概念,没有明白的起始与终结,也没有显明的热潮,却在实际上延长了音乐的长度,令人发生无始无终的永恒感。他从理性动身,自然铺陈,音乐自由而素雅,令人想起日本的俳句、茶道、歌舞伎与雅乐。
真树记得,在与疾病战役的岁月里,父亲曾在寄给挚友的明信片上写道:“我真想有鲸鱼那样强健的体格,畅游大海。”
“到今年2月,父亲就逝世整整15年了。在父亲去世之前,我简直从没听过他的古代音乐作品。”谈到父亲武满彻,武满真树的如实相告多少令人有些吃惊。她坦言,这15年令她真正意识了父亲,并感触他的音乐“产生演变、取得重生”。
1996年日本音乐大师武满彻去世后,他的女儿与指挥家小泽征尔就开始以每年一度的音乐会纪念武满彻。今年9月,这场音乐会第一次来到中国。
这位日本先锋音乐大师多少乎是自学成才的。1944年日本战败前夕,14岁的武满彻应征参军。在部队中,他从一张老唱片入耳到法国香颂歌曲,痴迷不已。之后,体质衰弱的武满彻沾染了肺病,只能躺在病榻上,靠收音机里的西方古典音乐给自己力气。从逝世亡线上挣扎过来后,16岁的他信心此生从事作曲。
灵魂被晋升的激动
“父亲的这场纪念音乐会将以电影配乐为主,10首作品都是我与父亲的生前好友编选的。”50岁的真树与小泽征尔已经协作多年,自武满彻1996年去世后,他们每年都要做这样一场纪念音乐会,“这些年来,我深切地感想到,就算作曲家的精神从这个世界上消散了,他的音乐也一直会传播下去。”
自学蠢才
1996年,武满彻的去世令大江健三郎深受打击,他无奈再在东京寓居,于是搬到纽约,“在那儿的一年里,我天天都在倾听武满彻那复杂而单纯的音乐中过活。每每听到他的音乐,都有一种灵魂被提升到最高处的打动。”
生前,武满彻一直住在东京与长野两地。东京的公寓旁边步行100公尺,就是挚友大江健三郎的家。“假如须要集中精神创作时,父亲就会搬到长野县的山里去,隐居一段时光。”真树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