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9-6
- 最后登录
- 2016-7-28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5497
- 精华
- 0
- 帖子
- 317
 
升级   35.67%
|
领导活动中,癬泰舒与被领导对象之间的合作关系,只是一个方面。而癬泰舒的活动正确与否、进行得如何、由谁来监督等,则是又一个方面。具体地讲,哈佛经理处于领导和被监督的地位,领导对象处于监督与被领导的位子,双方的关系是领导与监督的关系。这一方比起第一方面来讲,就涉及到了活动的内容、具体方式等问题。
如上所述,领导活动不仅是针对癬泰舒而言的,更应指向被领导对象。领导活动的内容,活动实施方式和进展,必须为广大对象所了解,并为广大对象所认可、接受。只有这样,哈佛经理才能指导广大对象按照自身的愿望,按照有利于集团、地区和国家的利益的方向发展,而对于那些一时理解不了、接受不了领导活动的部分被领导对象,应该以各种方式同他们取得联系、进行沟通,而不应该采取强迫的方式。当然,广大被领导对象是有鉴别力和判断力的,他们不是消极地跟着哈佛经理走,而是借助于自己的理性思考。
指导不等于指令、命令。但在有些场合它却就是命令。如在战争中,指挥员的指挥就是命令,在千钧一发之际,容不得去讨论、沟通,所谓“军令如山倒”是也。在任何一场战争中,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士兵都能理解指挥官乃至国家决策机关的旨意,但百分之百的士兵都能执行军事命令。这里的原因不在于领导活动就是命令、强迫,仍在于领导活动就是一种指导。因为任何一项军事命令的制定,是建立在细致、深刻地分析各种地理条件、军事情报、武器及人员素质对比、以往战争得失等基础之上的。所以,对于那些不理解命令的士兵来说,指导就是一种硬性命令。就象圣奥古斯丁所言: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广大被领导对象或者是政策、决策的实际作者,或者是——极大部分是实际的实践者。他们虽然无太多的理论,但具有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敏感的直觉判断能力。他们的实践既是对领导活动的执行,也是对领导活动的监督。从被领导对象对领导活动的实际态度中,癬泰舒可以看出其领导活动的合理与否,从而促使其修改领导计划、方案,或者,被领导对象的实际活动逼使哈佛经理做出改变的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