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赶紧注册吧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刚上师与灌顶 [复制链接]

注意:1、各网友务必提高交友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参加非天府交友网官方举办的见面交友活动,以防酒托,饭托或引发其他危险;请详细阅读《天府交友网服务条款》和《免责申明》!

Rank: 6Rank: 6

升级  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01:36: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金刚上师与灌顶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
  今天作一个简略的开示,讲金刚上师和灌顶。在藏地,人们对金刚上师与灌顶的意识个别没有太大问题。但是目前在汉地,很多居士对于金刚上师与灌顶的认知存在十分重大的问题。很多人因为缺乏这方面的常识,所以盲目地依止一些金刚上师,而后盲目地接收一些灌顶,结果造成不好的成果,这是比拟广泛的景象。其效果波及到方方面面,但重要有二,一、是那些金刚弟子(即学密之人)个人修行上的一个大问题;二、这些现象对于全部藏传佛教及密宗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使得社会各界人士,无论学佛或不学佛的人对藏传佛教发生曲解。所以我们要讲这两个问题。
  一、金刚上师
  是不是从藏地出来、穿藏红色僧装的人都具足了金刚上师的条件?或者存在活佛、堪布等名字的人是不是都是金刚上师?都不一定。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什么样的人可以做金刚上师,同时,再讲讲做小乘和大乘显宗上师所要具备的条件。
  1.为什么要择师
  有些人兴许会想,我们也不做金刚上师,为什么要讲这些?你们虽然不会做金刚上师,但是你们会依止金刚上师,那时就要依止一位真正的金刚上师。因为,依止上师是刚开端学佛时一个异常主要的问题。如果不正确地依止上师而走错了路,就挥霍了这瑰宝人生。人的生命原来就很短暂,在这短暂的毕生中,遇到正法很难,之后碰到真正的善知识――金刚上师就更难,尔后能依止金刚上师如理如法地修行更是难上难,所以要想学正法就有一系列的艰苦。我们学佛就要学一个正规的法,要走一条正规的道路。
  佛教就象一个超级市场,其内容非常丰盛。如宁玛巴的《大幻化网》里讲,佛法可分为五乘。第一是人天乘,只求人天福报;第二是声闻乘;第三是缘觉乘;第四是大乘显宗的菩萨乘;第五是密乘。如果你想求人天福报,佛教里有这样的法;你想修声闻的法、缘觉的法,佛教里也有;若想修大乘显宗的法或者密乘的法,佛教里还是有。超市里有很多货色,自己可以随便选购。同样,佛教里从世间法到最高峰的无上大圆满,有一层一层的许多修法,其中抉择哪一个,是由自己决议的,这是每个人的自在。诸佛菩萨虽然盼望大家都修解脱法,不要去寻求人天福报,但这只是他们的冀望而已。他们既不会委曲所有的人都去修密法,也不会勉强所有的人都去修大乘法或小乘法。由于众生的根机不一样,而一个法门能不能度化所有的众生呢?显然是不能的。恰是因为这个起因,释迦佛才会一转、二转、三转****,传了八万四千法门。如果仅一个法门就能够度化所有众生,佛也不会说那么多的法了。
  如太虚老和尚倡导的世间佛教,也不代表整个佛法。他们主意树立慈悲机构、承办社会福利,辅助人或动物解决一些事实生活中的问题。行持这些善法可以说是人天乘,也可以说是大乘菩萨的行为,因为大乘菩萨非但不排挤而且十分惊叹除了传法和劝人修行以外的、其它利益众生的事业。这些善行是大乘菩萨的行动还是世间法,要害是由自己的发心(念头)决定。
  现在很多居士自称是学佛的,但实际上,他是如何学佛呢?上至知识分子和商人,下至乡村里的老太婆,很多居士都是修人天福报的。为什么学佛?为什么受皈依戒?为什么受五戒?都是为了健康长命、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孩子们能够顺利地考上大学、能够找到很好的工作……这是不是学佛呢?佛没有这样做过。我们都晓得,自从佛发了菩提心后,于三大阿僧祗劫中,从没有为自己希求过这些世间安泰。这样的“学佛”更应当叫学法。梵文的法(Darma),中文译音为达摩,其意很广,包含世降生间一切法。在修持正法上讲,“法”拥有度众生的能力,可直译为“持”,即捉住的意思。若修人天福报,此人则可享受一些人天报应而不堕恶趣,具备“法”的意思。由此可见,只是为求人天福报或现世利益而行善,不是学佛,只是学法。现在,很多自称学佛之人都是这样发心的。
  在剩下的修行人中,又有一部分人是为了自己的解脱而修行。虽然我们都会说“我是大乘佛教徒”,而实际上,相称一部门人却是为了个人的解脱。我们修加行是为了自己,放生也是为了自己,烧香磕头还是为了自己,处处都是这样,和上班或处置一些家务事没有很大差异。上班不是为了其他人,就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修五加行、听法也不是为了其他人,就是为了自己的解脱,同样都是为了自己。
  只有剩下的一局部人才是真正在考虑众生的事情。自己的事,他没有去考虑。如经中所喻,种谷可得谷,但稻草不求得意,毋庸专门求得(种谷喻为菩萨行六度万行,谷喻为众生的利乐,稻草喻为自己的利乐)。又有一个比方是,烧火做饭可得饭,火起而烟天然冒出,不须专门求烟(烧火做饭与种谷义同,饭与谷义同,烟与稻草义同)。这是什么意思呢?固然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不论你的才能怎么,假如你真正可以放下自己(不要说现世生涯上的问题,甚至后代的解脱也不去管它),依据自己的能力,只是二心一意、无前提天时益众生,那自己的事情怎么办呢?自利之事不须要专门去做,会不求得意。实在,只是我们放不下罢了,如果放得下,就不必专门做。对此,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能够证实。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流转循环,无论做高尚的帝释天王,仍是转生为微践的蚂蚁、蚯蚓,随时随地无不为自己盘算,素来没有考虑其他人的解脱,但是今天我们有什么成果呢?还是流转于轮回中,什么也没有得到。今生逝世时仍然空手而归,当前也是这样,世世代代都是这样。而佛真正把自己的所有都放下了,没有去管自己,只是专心一意好处众生,正如佛的广传里所记录的,就是为了填饱一个众生的肚子,他都会舍弃自己的身材甚至性命,更不要说其它的。他没有管一己之事,但是佛已经成佛了,他的福德和智慧都已经美满了。所以能够放下就会跟佛一样,不能放下就和六道众生一样。学佛人当中,真正可能学到大乘佛法的人较少。但这只是从外现上得到的论断,所以有可能是不正确的。
  凡只斟酌本人的摆脱,无论闻思修或做世间善法都是小乘的途径;但凡考虑其余人的解脱,不要说闻思修,即便表面上是造罪,也是积聚成佛的资粮。佛经里有很多这样的公案。我们常常为了自己去放生、修法……,名义上做得十分好,但实际上,咱们从基本上已经错了。
  是不是为别人着想的所有事件都是处死呢?不必定。社会上确切有良多仁慈的人,每当见闻他们的业绩时,我觉得无比愧疚。他们也不是学佛人,也不说为了度化众生而成佛,然而他们做得那么好,这是我们引人注目的。而我们每天从早到晚念了一遍又一遍:为了度化众生发菩提心,这只是口在念,但我们的心行是否与之相应呢?
  总之,只有为了众生的解脱而行利益众生的事业,才是准确的路,是我们要走的路,是菩提之路。
  这样的路我们该如何走呢?我们需要一个人的领导,才干顺利地走上菩提道。例如世间的学识,无始以来,我们在生生世世中,肯定学了很屡次,只是当初想不起来了,然而,现在只学其中一种,尚需一位老师的引诱,否则难以学会。放下自己的事,是无始以来我们从未做过、想过,甚至连作梦都很少梦到的;而利益自己,是我们生生世世做惯了的。今天,佛请求我们把无始以来始终做惯的放下,去接受一个从未想到的事物,该有多灾啊!这确定要有善知识给予赞助能力办到。所以,取舍金刚上师和气知识特殊重要。
(未完待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为保护您的个人隐私,防止被恶意盗用,在论坛中不得留下手机、QQ、邮箱等联系方式,否则将被屏蔽!,若有需要,请发送站内消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赶紧注册吧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时尚 娱乐 成都婚庆公司 网站制作天府星空
Copyright © 2010-2011 天府交友(Www.Tflov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