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31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661
- 精华
- 0
- 帖子
- 219

升级   32.2%
|
陈建民提出,各国应拓宽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渠道,建立地震、火山、海啸相关观测数据、灾情等信息的疾速交流和彼此通报机制。
(实习编纂:许轲)
陈建民在当天召开的“东亚地震研究会”揭幕式上称,亚洲是寰球地震、海啸和火山灾害最为严峻的地区。亚洲人口浓密,也是世界经济增加最具活气的地区,地震、海啸、火山灾难重大要挟着亚洲各国国民的性命财产保险,严峻威逼着区域经济和社会可连续发展。
研讨会为期3天。会后将构成以提倡区域合作、共同增进区域防灾减灾才能晋升为宗旨、题为《北京共鸣》的会议讲演。
今年日本“3·11”地震海啸后,中日韩三国引导人在东京见面,强调增强协作减轻天然灾害。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中建议召开东亚地震研讨会,得到了日韩领导人的踊跃响应。
“亚洲各国和地域地舆相连、文明相通、发展相依,存在发展国际配合的长久历史和良好前提。”陈建民在会上倡导树立跟完善交流商量机制,在东北亚、东盟、南亚、中亚相干地震机构间进一步建破和完美交换磋商机制,按期或不定期研讨和交流区域减轻地震等灾祸的对策,和谐相应的减灾举动。
当天的研讨会由中国地震局、日本气候厅、韩国景象厅共同举行。陈建民在会上表现,地震、海啸、火山灾害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单个国度的范畴。有效减轻灾害丧失,须要各国亲密联袂,独特应答挑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