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末日终于没有发生 如果2012.12.31的最后一小时 ……
-
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 爱着这个城市 恨着这个城市 但都希望在这……
-
2012,被誉为“末日”之年。 它象征重生、象征拥有、象征寻找……



威远县位于四川省中南部,附属内江市。县城距内江市57公里,南距自贡市31公里,北距成都188公里,版图面积1287平方公里,辖20个镇,323个村,相亲网。总人口74.9万人,城市化率22.8%。全县耕地面积3.63万公顷,农民人均耕地0.9亩。有林地261.56平方公里,森林笼罩率31.2%。
威远古为梁州之域,隋开皇十年(591)立县,至今已历1409年。全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属低山区,沟谷纵横,矿藏丰盛,有煤、天然气、白云石、石灰石、岩盐等20多种南为浅丘区,系粮经作物主产区。均匀海拔460米,最高点902米,最低点227.6米。天气属亚热带季风暖湿气象区,年均气温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无霜期329天。河流分属沱江、岷江水系,重要河流威远河全长131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县面积的65%。威远山净水秀,人杰地灵。境内名胜有佛尔岩唐代摩岩造像,有长沙坝、葫芦口、船石湖等“湖光”,大老君、小老君、清风寨、五宝墩等“山色”和省级森林公园等“林海”。孕育了辛亥志士胡驭垓、中共地下四川省书记罗世文、有名翻译家罗念生、第二十七届悉尼奥运会柔道冠军唐琳、“清华园的爱迪生”邱虹云、全国优良数学先生杨建国等出色英才。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威远立足本县优势,抓住一次次机遇,坚持“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不动摇,实现了农业县变工业县的奔腾。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27.15亿元,经济总量列全省181个县(市、区)49位;一、二、三产业比值为27?47?26;财政总收入2.1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45亿元。为四川省“八五”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县,财政部、省政府表扬的财政先进县和省政府计生工作“八五”先进县。
威远县始终把农业和乡村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威宁。尽力改善农业生产前提和生态环境,大规模地开展川中农业综合开发、坡改梯及水利建设,农业正由传统型向资源综合开发型大步迈进。1998年,中心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亲临观察川中农业综合开发威远向义镇四方村工程,给予好评。农业产业化敏捷发展,威远已成为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柠檬生产基地县、四川省优质商品猪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县、中加瘦肉型猪二期项目实施县。农产品柠檬获四川省名优果称号;“沐春雪芽”获2000年国际(成都)茶博会金奖;“威宝”酱萝卜获中国国际农业展览会四川名牌名称,茶叶和酱萝卜胜利进入了世界最大的仓储贮式超市“普尔马特”。199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0.99亿元,粮食总产量35.8万吨。
威远立足发展本县优势,把实现工业强县作为一项战略义务,坚持发展不摇动,由一个农业县逐渐发展成为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强县,为内江市的能源、建材工业基地。县境内有全省最大的处所钢铁企业川威集团、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建陶企业白塔集团和建业集团、康达集团等国家大一型企业,领有一批省级名牌产品,“川威”牌螺纹钢、“白塔”牌瓷砖、“威玻”牌高碱球,以及冻猪肉、羽绒、黑木耳等产品,出口近20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威远坚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建好支柱、速效同步”的基本思路,全县高低建立工业一盘棋的思惟,从实际动身,勇敢决议,真抓实干,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的连续健康发展。1999年末,全县工业资产达50多亿元(其中闲置资产5亿元)。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3.8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6%。其中,省、市属工业产值8亿元,县及县以下工业产值25.88亿元。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8.49亿元,居全省第22位。工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提高。
威远县是四川省区域性素质教育试验县之一。全县有中等学校45所,小学303所,幼儿园282所,职业中等学校3所,特别学校1所。近年来,威远县“以创一流教育,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为重点,踊跃实行“教导强县”策略。全县高考成就持续10年位居内江市榜首。有省级校风示范校5所,省级进步文化服务示范窗口学校1所,省级艺术教育特点学校1所。1998年,威远县评为国度级“两基”及格县。目前,全县已全面启动“盘算机网络教育”工程、“老师学历晋升”工程,每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已增至4000万元。
威远县各级各类医疗卫活力构568个,床位数1768个,卫生技术职员2952人。拥有医疗、防保、教养、科研为一体的标准的卫生服务系统,以及内江市最完善的农村三级医疗防保网络,全县低级卫生保健达到国家标准。威远县人民病院为国家“二级乙等”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威远县中医院为国家“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占有一批先进的医疗装备,与省级大医院结合开设的医威远县以买通县城进出口、加快重点干道等级改造为重点,鼎力加快公路建设。贡连路(威远至贡井段)、内威路(内江至威远)、资威路(资中至威远)已全体建设成高级级路面,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236公里。
1998年以来,威远投入资金2亿多元,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加强城市整体功效。城镇人均住宅使用面积17平方米,年供水能力达1500万吨,年供气能力达700万立方米,已形成天然气输气管网40公里,建成变电站10座,主变容量19.1KVA/19台(未含行将投运的22万伏白荷湾变电站),全县开明了程控电话、挪动电话、无线主动寻呼声讯体系,程控交换装机容量3.8万门。全县已实现有线电视光纤联网,有线电视用户4.4万户,能接受25套卫星发射电视节目,威县。
目前,全县已筛选推出农业产业化,工业改造重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40个,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
面向新世纪,为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这个百年不遇的历史机遇,威远将继承坚持“强化农业基础,建好工业支柱,改善软硬环境,发展配套服务”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经济的赶超式发展。强化经济建设中情意识,推进经济体系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对内对外开放、企业改革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四个打破,突出全力推进工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第三产业多样化四个重点,形成“三片三线”拉动全县发展的基本格局,实现县域经济由资源转移型向资源增值型的历史逾越。
依据农业区划和资源特色,以市场为导向,牢牢缭绕增添农夫收入,依附科技搞好三个优化:优化农产品德量,发展名特优产品;优化农业产业构造,加快发展畜牧业、水工业、林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就地取材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全县计划断定了生猪、山羊、柠檬、茶叶、蔬菜、药材、蚕桑、商品粮等八大生产基地。到2005年,生猪年出栏由42.3万头发展到60万头,其中优质猪达60%;柠檬由1.4万亩发展到5万亩,产量由1万吨发展到7万吨;茶叶由1.1万亩发展到5万亩;山羊由9.7万只发展到30万只;蔬菜由6.7万亩发展到20万亩;蚕桑由1.3万张发展到10万张;药材发展1万亩;食粮优质生产种类达20万亩。
威远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抓大扶小”的工业发展战略思维,抓集团企业拟实施“1225”工程,搀扶发展民营企业,调整工业结构,推进工业现代化,形成冶金、建材、化工、食品四大支柱产业。到2005年,全县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的技巧设备根本达90年代国际先进程度,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0%。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7亿元,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8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
依照整体规划、恰当超前、加大投入、凸起重点的建设思路,城镇建成区面积每年增长2.5平方公里,抓好增建水厂、新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置厂、运动场、新公园等名目建设,加快发展交通运输,搞好邮电通信网络建设,进步餐饮娱乐休闲服务品位,强大完美专业批发市场,加速教育、卫生、文明、体育、播送电视等社会事业产业化过程,开发游览等新兴三产业。同时,抓好9个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到2005年,全县到达城镇人均住宅应用面积19.8平方米,年供水能力3000万吨,年供气才能达1.2亿破方米,构成输气管网80公里、程控交流装机容量12.83万门、变电站12座、有线电视用户7.5万户。
通过以上努力,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亿元,年均递增12%,人均赶受骗年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人均遇上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财政总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15%,2010年达到7亿元,年均递增7%,成都征婚,经济总量跃入全省20位以内,努力把威远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经济社会调和发展的丘陵经济强县。
近年改革开放重大经济事件、运动大事记 1997年5月4日,威远县加大管理传染力度。决定将境内污染重大的土焦生产企业进行关闭和取缔。先后对新场镇煤矿、永高煤矿,山王煤业开发公司、圆山堡精煤厂,小河镇复立精煤厂、水电煤矿精煤厂、强盛精煤厂,碗厂镇天宫精煤厂、湘梦精煤厂,威煤土焦厂、黄荆沟一达公司11个土焦生产企业进行关闭和取缔。8月中旬,省环保局检查组来威对关闭取缔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后,对威远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盼望强固结果,把持新污染源发生。
1997年5月15日,四川省副省长王金祥率省级有关部门领导到威远县视察了县康达集团、白塔集团公司、县焦化厂等境内重点企业,并与有关部门和企业座谈。王副省长指出:威远要抓住发展机遇,发挥本身优势,加快优势企业的扩大和集团化进程,重视科技和人才投入,积极参加国际竞争,争创名牌产品,使威远真正“威名远扬”。
1997年6月,为发明宽松的出产、经营环境,切实掩护企业正当权利。威远县对康达团体公司、县氮肥厂、白塔(集团)公司、日杂产业品公司、百货公司、县酒厂、食物公司、金涛实业公司县挂牌维护企业累赘登记表》划定,任何单位跟个人到企业收取或变相收取用度都必需履行登记签字手续,如实填表,对事先不发告诉或不实行签字手续的,企业有权谢绝,企业每季度向县纪、监部分报送登记表,以便监视审查。至年底,威远县已对境内15家企业履行挂牌保护。
1998年9月1日,四川省副省长邹广严率省级有关部门引导深刻威远重点企业现场办公。邹副省长一行视察了白塔(集团)公司和建业集团天府墙地砖厂,在听取工作汇报后,邹副省长指出:白塔(集团)公司近年发展很快,已成为全省和西南地区建陶业龙头,要再接再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威信,坚持内抓本钱、质量、品种,外抓市场销售。愿望白塔(集团)公司向年产2000万平方米瓷砖目标发展。并就白塔(集团)公司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自然气、电力供给和资金等问题,当场拍板,表现全力支撑解决,并责成同行的省计委、省电力局、金融部门和谐,予以落实。
1999年1月30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省、市、县领导的陪伴下,视察了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川中农业改造项目。温副总理在具体听取四方村大搞山水林路农业综合管理情形汇报后,对四方村川中农业改造项目予以高度评估,指出:“山坡地重点是解决水源和改土,你们这里抓住了农业生产的主要方面”。随后,温副总理还视察了新店种猪场,并深入到新店镇民富村体察民情,与干部干部座谈,倾听农民大众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意和呼声。座谈中,温副总理还就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作了重要唆使。
1999年4月,威远县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精力,进一步加大工业污染源达标排下班作力度。全县辖区内限期达标排放工业企业57个(其中省控重点污染源7个、市控重点污染源6个,县控重点污染源14个)。至2000年10月,教训收合格完成达标46个(其中:合格工业企业23个,关停工业企业23个),占应达标数的80.7%,较大幅度地削减了污染物的排放,部分环境质量得到显明改善。
1999年8月19日,威远县召开产权制度改革发动大会,提出以产权轨制改革为冲破口,坚持一企一策,因企施策,以卖、股、破为重点,扎实有效地推进了企业改革,至2000年10月,全县纳入改制范畴的257户企业已改226户,改制面达87.94%,通过改制,累计盘活存量资产2.5亿元,减轻债权5亿元,国有和城镇群体企业职工改变身份4200人,改制不仅下降了政府投入稳固、发展的成本,解放了生产力,而且推进了人们思想观点的转变,形成了良好的改革气氛。
1999年9月,威远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调。提出:“交通两年内有较大改观、三年得到基本改观”的总体目标;城市建设“以县城为核心,点线联合、整体推进”的思路。截止年底,全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26个,总投资9736万元。县城建设年内投资2000万元,新建城镇住房9,交友网.4万平方米,实现北门大桥和半边街沿河堡坎、青龙嘴漫水桥、街心花园“祥龙”雕塑,桂花街和南大街至三河路亮化以及南大巷两侧草坪绿化带工程,建成城中、城东、广场街3个农、工、贸综合市场。
2000年2月26日,为增强内地和沿海地域间的接洽,增进两地在人才、资源、科技、教育、信息等方面开展普遍的交换与配合,真正做到优势互补、独特发展,威远县国民政府县长荣光松与大连市金州区副区长张连生在内江宾馆签订缔结友爱县区协定。威远县与大连金州区正式结为友好县区。
2000年5月21日,国家关井压产工作验收组来威远检讨验收关井压产工作。验收组分组对两河、碗厂、越溪3个镇26个关停取消的矿井和7个生产矿井进行现场抽查,验收组以为:威远县关井压产工作品质合乎验收尺度,批准验收。并对威远县当真贯彻国务院的决议和省政府同一安排,关井压产工作获得的成绩予以充足确定。自发展该项工作以来,全县共取缔封闭矿井248处,压减煤炭范围产量146万吨/年。
2000年5月24日,为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威远县出台《关于激励招商引资的政策规定》(即威委发〔2000〕38号文)。规定共7章26条,分辨就投资产业、方法、各项优惠政策(税收、用地、其它)、服务及保障、嘉奖办法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同月,树立县招商引资局负责全县招资引资工作。截止10月底,招商协议引资1.7亿元,已到位资金6000万元。共推出招商引资项目45个,总投资17亿多元。其中:工业技术改革项目15个,投资额8.7亿元;农业产业化项目2个,投资额72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个,投资额2.3亿元;矿产资源开发项目1个,投资额2000万元;闲置资产项目21个,投资额5.2亿元。
2000年10月,威远县对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工作提出请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有利于农夫富饶、有利于财政增收,有利于中介组织的发展”;在发展速度上,要有一个目标,即“一年开路,二年起步、三年坚固、四年致富”;在布局上,要因地制宜、顺水推舟、施展区域上风。山区重点发展牧业、茶叶项目;外区狠抓蔬菜,不放松牧业发展,姜堰。种植业结构调整在详细项目抉择上,突出抓镇西镇萝卜、新店镇辣椒、向义镇大头菜生产,外区要应用冬水田养鱼、种藕生产,山区着重饲料生产。
2000年10月,威远县出台了《对于捉住西部大开发机会,实现赶超式发展的看法》(威委发〔2000〕62号)。意见提出了持续保持“强化农业基本,建好工业支柱,改良软硬环境,发展配套”服务的发展思路。突出推进工业古代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第三产业多样化四个重点,加大改造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三片三线”拉动全县发展的基础格式。《意见》明白今后5年全县经济增加、结构调整目的。到2005年,人均海内生产总值实现55亿元,年均递增13%;财政总收入达5亿元,年均递增1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7:47:26调剂为16:53:31,姚安;城市化率达到30%,工业实施“1225”战略,始兴。(即到2005年,使一个企业工业销售收入达20亿元,2个企业达10亿元,2个企业达5亿元,5个企业达1亿元),初步造成冶金、建材、化工、食品等四大支柱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