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末日终于没有发生 如果2012.12.31的最后一小时 ……
-
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 爱着这个城市 恨着这个城市 但都希望在这……
-
2012,被誉为“末日”之年。 它象征重生、象征拥有、象征寻找……



宁乡县区号:0731
宁乡县邮编:410600
宁乡附属长沙,地处湘中东北部、湖南“五区一廊”金三角地带,是长沙通往湘中、湘北之要冲,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人口130万,属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象,年均匀气温16.8摄氏度。宁乡是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家乡,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名胜古迹广布境内,其中刘少奇同道旧居,沩山密印寺、灰汤温泉国际游览度假区等均为盛名远播的旅游胜地;更兼资源丰盛,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40多种150多处,铁、锰、海泡石、温泉等名目已得到开发。改造开放以来,宁乡县域经济发展敏捷,1995年提前实现生产总值翻两番,成都交友网。宁乡被誉为“湖南农业第一县”,先后被列为全国重要商品粮、优质米、瘦肉型猪、水产品主要出产基地。食粮、生猪产量居全国百强。产业基本雄厚,全县领有33个行业,450多家工矿企业,构成了建材、机电、化工、矿产、食物、服装六大支柱为主体的工业系统,其中湖南银海石油化工团体为全国最大的柠檬酸生产基地。开放开发带来了投资环境的极大改良。交通日趋发达:洛湛铁路贯通南北,石长铁路衔接货色,长常高速公路及319国道横穿县境,县乡公路四通八达。水电服务日趋完美:县城日供水量达10万吨,年供电量达6亿千瓦时,为全国电气化县。电佩服务到达全省进步程度,市话装机容量2.2万门,程控电话、无线传呼、挪动电话笼罩全县。
革命老区人杰地灵。宁乡破治于三国,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正式置宁乡县,县名沿用至今。历史长久,英才辈出。三国蜀相蒋琬、唐代宰相裴休、宋代宰相张浚和大理学家张南轩、礼部尚书易祓等历史名人青史垂名、万古长青;国度主席刘少奇,革命前驱何叔衡、谢觉哉、姜梦周、王凌波,一代名将甘泗淇、陶峙岳,有名迷信家周光召等古代英贤更是群星残暴,光辉闪烁,为宁乡增加了异彩。
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宁乡是省会长沙的卫星城,扼湘中、湘西北之咽喉,是沟通长沙、益阳、娄底、湘潭多少大城市的交通枢钮,孟连,从来为策略要塞、商贾重镇。国道319线、省道宁涟线、宁娄线、宁韶线,石长铁路跟长常高速公路以及正在筹建的洛湛铁路贯串县境。沩、乌、楚、靳四水入湘江,达洞庭,通江出海,在地舆交通上存在得天独厚的上风。
旅游资源丰硕奇特。大天然的神奇造化和人文史的演绎积淀,培养了宁乡丰富的旅游资源。花明楼刘少奇留念馆为省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沐巨人风泽而引万民憧憬,古典式的建造群落,现代化的展览手腕,使人观瞻流连。灰汤温泉为“神州第一高温温泉”,观之飞珠溅玉,浴之健体疗身。黄材水库为全国三大土坝工程之一,山色空蒙,水光潋滟,库区景致如画,鱼情鸟趣盎然。西部大沩名山,外观则威风凛凛,孟津,女士征婚,俨然凌空而起,入山则别有天地,孟村,恍若世外桃源,相亲;境内有密印古刹,建于晚唐,孟州,开禅佛一派之宗风,金壁光辉,孝昌,播佛意钟声于海外。更兼白云寺、香山寺、十三洞、四十八庵山寺堂等诸多名胜星罗棋布,使宁乡成为无山不美、无水不灵、无景不奇的胜境。
历史文化积厚流光。宁乡是一个文化古县,从本世纪30年代至今,宁乡出土了震惊中外的四羊方尊等青铜器1000多件,孝南,被考古界誉为“南中国青铜文明核心”。宁乡长期以教育发达著称,被誉为“教导之乡”,从宋代起,先后创建了灵峰、南轩、玉潭、云山等四大著名书院。近代有 “湖湘学堂,宁乡为首”的美誉。宁乡教育长盛不衰,誉满三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