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末日终于没有发生 如果2012.12.31的最后一小时 ……
-
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 爱着这个城市 恨着这个城市 但都希望在这……
-
2012,被誉为“末日”之年。 它象征重生、象征拥有、象征寻找……



布拖县位于四川凉山自治州东南部,版图面积1685平方公里,总人口13.8万,市南,其中彝族人口13万,占94%,是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境内山川绚丽,景色秀美,资源富集。有耕地31万亩,林地84万亩,草地118万亩,宜农宜牧。主产玉米、土豆、荞子、燕麦等食粮作物。布拖民风古朴纯厚,彝族人民热忱好客,每年七月,县上都要举行以彝族选美、斗牛、斗羊、赛马等为重要内容的彝族火把节,市北,身着节目艳服的彝族国民,在火里欢呼、在火里跳跃、在火里歌舞,展现古朴的彝族风情和传统彝族文化,这里的火把节因古朴、原始而著名遐迩,市中,享誉国内外,女士征婚,被人们称作火把之乡。
布拖县位于凉山州东部,巴马,西距州府西昌114公里,属半农半牧的彝族聚居国定贫苦县。全县辖:特木里镇、龙潭镇、拖觉镇、木尔乡、九都乡、拉达乡、乌科乡、沙洛乡、洛古乡、补尔乡、觉撒乡、美撒乡、拉果乡、乌依乡、浪珠乡、包谷坪乡、合井乡、罗家坪乡、牛角湾乡、补洛乡、火烈乡、乐安乡、四棵乡、地洛乡、峨里坪乡、瓦都乡、采哈乡、委只洛乡、基只乡、联补乡等5个片区、3个镇、27个乡、189个村、1002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
布拖是大凉山彝族阿都聚居的腹心肠带,昔为土司属地,其历史极为长久,远在两汉时代到齐梁时期,布拖与昭觉、金阳等同属越西郡管辖;到唐代,布拖系阿都部地管辖;元时置建昌路属建昌路里州辖;明代布拖为云南所辖,附属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里州,清初改土归流,乾隆30年,御封凉山四大土司,巴青,布拖归阿都土司辖,宣统年间 ,巴楚,改归西昌辖。1953年初树立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布拖办事处,1955年景破布拖县。
布拖是彝族传统文化保留最完美的处所,是彝族火把节的发祥地,是“彝族火把文明之乡”,素有“火把圣地”、“火把之乡”的美称。布拖的火把节存在悠长的历史,以其奇特的作风、浓厚、赫然的民族特色跟地方特色而驰名遐尔,享誉海内外。布拖的火炬节,民风古朴、氛围浓烈,蕴含着浓重的民族文化底蕴,至今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民间火把节而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睬。布拖是阿都文化的中心,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以上,成都婚恋,阿都地域的所地语言系彝语北部方言古语,成都婚介所;衣饰文化保存得最为完全,是彝族服饰的“银饰之乡”。文化艺术丰盛多彩,是彝族哲理诗《玛木特衣》的发详地;至今还传播着古老而纯朴的口弦艺术、月琴艺术、锁呐艺术、朵洛荷艺术等,其中,最具阿都特点的民间传统文艺有口弦、阿都高腔和朵洛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