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末日终于没有发生 如果2012.12.31的最后一小时 ……
-
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 爱着这个城市 恨着这个城市 但都希望在这……
-
2012,被誉为“末日”之年。 它象征重生、象征拥有、象征寻找……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56004。代码:130403。区号:0310。拼音:Congtai Qu。
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城市北部偏东,地舆坐标在东经114°27′?114°32′,北纬36°21′?36°36′之间,东与北同邯郸县交界,西临京广铁路与振兴区相望,南到和平路与邯山区接壤。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31万。
辖10个街道、1个乡,丘北,70个社区、6个行政村:人民路街道 中华街道 丛台东街道 丛台西街道 光明桥街道 沁河街道 和平街道 柳林桥街道 联纺东街道 联纺西街道 苏曹乡
始建于1980年10月,因辖区内有古迹武灵丛台而得名。
2003年底,丛台区辖10个街道(国民路、沁河、中华、和平、联纺西、丛台东、丛台西、联纺东、柳林桥、光亮桥)、1个乡(苏曹),111个居民委员会、6个村民委员会。
丛台区始建于1980年10月,原为邯郸市市区一局部,在区划调剂时与邯山区、中兴区同时建区,下陆。因辖区内有赵武灵丛台而得名,下花园。现为邯郸市中心城区,市政府所在地,邯郸市政治、经济、文明中心。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辖1乡10办,共 6个行政村和76个社区居委会。区政府驻地在丛台路41号。
相传丛台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代(325年--299年),是赵王校阅部队与欣赏歌舞之地,古称"武灵丛台"。颜师古《汉书注》称,因楼榭台阁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台上原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构造谨严,成都相亲网,装潢美好,曾名扬列国。现存古台宏伟壮观,交友网,是明清以来的修复建造,虽已非原貌,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独特作风。它是赵都历史的见证,成为古城邯郸的象征。
驰名遐迩的武灵丛台,历代文人骚客题诗赋咏,寻觅知己,纵情抒情。1750年9月清乾隆天子巡行江南过邯郸登丛台写道"风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丰岁人民多喜色,高楼赋咏谢雄才。襟漳带沁真佳矣,雪洞天桥安在哉!烟树迷茫闾井富,为筹元气善滋培",下城。 1961年秋,郭沫若先生游丛台时,挥笔写下了"邯郸市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色开,照黛妆楼遗废迹,射骑胡服思雄才。太行阵地漳河外,义士陵园滏水隈,古代经营基础厚,武安铁矿峰峰煤。"的诗句。这块诗碑就镶嵌在南门高阶的迎壁上。北门高阶上的大碑,是清乾隆的御笔诗碑,下关。在丛台的第二层台面上,还建有留念赵武灵王的武灵馆和膀大腰圆的回澜亭,四周还分立和台墙镶嵌有众多的碑碣。其中,清末进士王琴堂的梅花刻石与举人李世昌的兰花石碣倍受游人赞赏。最高层的平台,称武灵台,距地面13.5米。明嘉庆13年(公元1534年)建据胜亭于其上,意为在防备上据此者胜。登上据胜亭,远眺太行山,近观邯郸市容,赵都景色一览无余。
丛台区产业的主导工业有化工、机电、建材、纺织、服装等。农业主产稻谷、蔬菜。京广铁路、京深、邯临公途经境。年均温1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570毫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尚候。丛台区作为核心区域,上高,区位跟人文优势奇特,人流、物流、消费凑集,存在发展商贸物流业的良好基本和上风。近多少年来,依照省委"一线两厢"的总体安排和市委、市政府打造四省临界区域中央城市、经贸中央的策略定位,保持开放总揽,商贸兴区,确立了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区的发展定位,致力发展总部经济、消费经济、税源经济"三大主导经济"。总部经济:充足施展中心区域的集合效应,向空间要效益,建设一批上品位的商业写字楼,吸引一批企业总部落户丛台,打造发展高地。花费经济:以老贸易区改革为重点晋升传统商贸业,以鑫港、鼎嘉等物流项目为重点发展新兴物流业,餐饮、娱乐、洗浴、健身为重点激活都市服务业,打造消费旺地。税源经济:在狠抓破区、兴区大项目标同时,应用闲置厂房、场地上办一批短线名目,确保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同步增加,打造财源金地。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