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末日终于没有发生 如果2012.12.31的最后一小时 ……
-
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 爱着这个城市 恨着这个城市 但都希望在这……
-
2012,被誉为“末日”之年。 它象征重生、象征拥有、象征寻找……



远安,是中华民族之母嫘祖的故里。
远安,是一片漂亮的热土。森林笼罩率高达74%,是湖北省绿化达标第一县。这里有古老而神秘的大堰原始森林,有酷似地下宫殿的龙潭河大溶洞,有与武当齐名的道教圣地鸣凤山,有令人流连忘返的灵龙峡漂流,有景色如画的鹿溪河景致区,这里还曾是战马奔跑的三国古战场……中心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对远安的生态环境曾如斯评估:“走进远安,山青水秀,林木茂盛,民宅奇丽,给人一个到了陶渊明‘世外桃源’的感到。”
远安,是一块富裕的宝地。水能储藏量10万千瓦,磷矿储量1.5亿吨,煤炭储量4500万吨,紫砂陶储量5亿吨,铜铅锌也广为散布。鹿苑茶、鸣凤米、花菇和鸣凤冲菜四大名优特产饮誉国内外。工业上的磷化工业、新型建材业、机械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四大主导产业和农业上的优质米、食用菌、桑蚕、草食畜四大主导工业比翼齐飞。
远安,进贤,是投资兴业的宝地。交通便捷,远当一级公路、宜保公路、南远公路三条省线贯串全境。连年发展的“优化环境”民主评议运动,使远安县的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宽松,吸引了一大量客商落户远安投资兴业,交友,运河。产业破县、名目强县、绿色富县、科教兴县“四县策略”的实行,首创了经济建设跟社会发展新局势。城乡面孔面目一新,城区被评为省级园林城。经济健康稳固发展,持续三年荣获湖北省经济效益十佳县市。
江汉沮漳,楚之望也。”远安处沮水之中,位于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由东向西,分辨与荆门、当阳毗邻,与宜昌为邻,与保康、南漳交界。这里,山谷险隘,沮漳流畅,在万山之中,为四固之地。全县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鸣凤、洋坪、荷花、旧县、花林寺、茅坪场、河口六镇一乡。到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9.53万人。
年龄战国时远安属楚国封地。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置县,以其临沮水而得名临沮县,属南郡,直至东汉。三国时隶属襄阳郡。东晋隆安末(公元401年),因县城迁建于旧县亭子山上而不再受沮河水灾之扰,故改临沮县为高安县,迎泽,仍隶襄阳郡,成都交友。南朝宋初(公元420年)为汶阳郡治,齐梁因之。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取“永远安全”之意,又改高安为远安,隶属峡州。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隶荆州夷陵郡。唐初(公元758年)复夷陵为峡州,成都活动聚会,属山南东道,远安仍附属峡州。后唐初年,远安曾并入南平国(即荆南)。宋代仍以远安属峡州夷陵郡,隶荆湖北路。元升峡州为路,仍领远安,隶河南行省。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远安,迎江。清初因之。雍正十三年(公元 1735年),改属荆州府,迁西。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升荆门为直隶州,改远农瞩荆门直隶州。民国期间远安始属襄阳道,继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属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远安县是湘鄂西苏区荆(门)当(阳)远(安)依据地的主要组成局部之一。1948年8月6日远安解放后,在南漳金襄坪成立爱公民主南远县政府,属江汉军区当阳专署引导。1949年5月下旬,远安南漳分治,远安改属宜昌专员公署。1958年12月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撤宜昌专署),仍辖远安。 1961年6月恢复宜昌专署,原辖区不变。1993年初,宜昌地市合并,撤销宜昌专署,成立宜昌市人民政府,远安属宜昌市人民政府至今。
远安固然是湖北的一个山区小县,但天然前提却比拟优胜,次深谷、丘陵、河谷冲积平畈兼而有之。西北部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38.6%,东部丘陵占总面积的 38%,中部河谷冲积平畈占总面积的23.4%。境内最高点太平顶也不外海拔1325.1米,境内最低点雷打岩只有海拔76米。远安属亚热带大陆季风尚候,气象平和、雨量充分。四季明显。做作资源丰盛,有占全县71.49%的面积为山林,森林覆盖率达65.41%,人均占领林地9亩,是湖北著名的“林海 ”,是全国红发薄皮马尾松的采种基地,是全国造林绿化进步单位,也是“湖北省绿化达标第一县。”远安的“垭丝”中外驰誉,鹿苑茶驰名遐迩,香菇产量成为在南五省第一县。境内已发明矿点40多处,而以磷矿的藏量大、品位高而成为化工部定点出产基地之一。水资源也比较丰硕,除过境客水沮河、漳河、西河外,还有 43条溪流遍布全县,既有利于农田浇灌,又有利于小水电的发展,早在1989年,远安就成为全国100个乡村电气化试点县低级阶段达标县。
远安历史长久,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殖,留下很多古文明陈迹,迁安,远至新石器时期以及周、汉、三国时期的古化石。各种古迹、古墓、武器、陶器、瓷器、铜器、货泉以及南襄古城垣、古陶井等,近至大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应用过的兵器、书写的标语、遗物、遗迹等。悠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培养了远安的浑厚民风和不畏强横的革命精力,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
明、清时代,远安曾是农夫起义军的活动地域之一。大革命时期,远安创建了原宜昌地区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树立了原宜昌地区最早的农夫自卫团;动员了威震鄂西的瓦仓起义,建立了原宜昌地区第一个工农政权??瓦仓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原宜昌地区第一支人民武装??鄂西挺进大队。在第二次海内革命战役时期,先后有陈海涛、吴永德等355位先烈为革命就义。抗日战争中,为了抢救民族危亡,有1460余名远安籍抗日将士、民夫和布衣庶民在战火中殉难。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斗中,远安国民的优良儿女有65人光彩献身。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开放中,又有周建荣、杨先华等好汉榜样用性命和鲜血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结果。
远安在科教兴县中,凭借县内部属企业的科技上风,尽力创立并成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依附科技提高,发展磷化、林特、丝绸纺织、汽配、陶瓷建材、食物加工六大支柱产业,使远安经济得以全面发展。
古老的远安,正以簇新的面貌,乘着改革的航船,驶向成功的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