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松树只结松塔,只长松籽,不开花。那么,松花江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听放山伐木的老年人讲,早先松树也开花,后来,让人给借走了。说起来,里边还有个故事哩。
很早很早以前,咱黑龙江地面,满都是山呀水呀,树木琳琅,只星儿崩儿的有点人烟。那咱,兴安岭跟长白山,都是连着的,数不清的江河湖泊,也都纵贯东洋大海,整年是波浪滔天,没边没沿的。却说,就在这一片大水当中,有个生满莲花的大湖,取名叫莲花湖。
这个湖,可不个别。湖面上,不管冬夏,老是盖满笸萝似的大荷花叶子,粉莲白莲马蹄莲,有红有绿又有黄,一茬接一茬地开,不断捻儿的时候。再说那荷叶底下呀,脊梁挨脊梁,腮帮贴腮帮,里三层外五层,挤挤擦擦,堆堆罗罗,干插瓦的全是鱼呀蛤蜊的。细一瞅,那每条鱼的眼睛,都是一对琥珀色大琉琉儿,每个蛤蜊壳里,全含着一颗溜光锃亮的夜明珠,黑豆怎么吃治白发。一到星星月亮出全的晚上,你看吧,天上地下,瑞气千条,霞光万道,全部大湖,几乎跟古书古话说的“聚宝盆”是二样不差呀!
可是,就在这么一块净水宝地,不知哪年哪月,虎八地,闯进个白翅白鳞的恶龙,它的外号叫“小白龙”。起初,它在湖底藏着,不声不响。缓缓儿,就反性露相啦,动不动就横翻竖滚,蹿上趴下地,把碧碧澄澄的一湖清水,搅跟个底朝上,末了,黑裤子怎么搭配鞋,荷花谢了,鱼也没了,蛤蜊也都闭上嘴,夜明珠也不再闪光放亮啦。眼睁睁一座宝湖,刹那变成个臭气拉哄的逝世水泡子。这还不算,有时小白龙一炸翅儿,破时洪水翻卷,昏天黑地,连方边左右,千数百里地面,都随着遭殃受害,总也得不到消停。
闹来闹去,小白龙为非作歹的事,让威镇东海的老龙王察觉了。就派了个黑翅黑鳞的大黑龙,分开了东海,接连三次去到莲花湖,二心想要征服那作恶多真个小白龙。
头一回去,大黑龙压根儿没把小白龙搁在眼里。它本人沉思,我身强力壮,五大三粗的,一到那里,还不是手到擒来吗?这样,它就一路连风带雨,霹雳闪电地,撒着欢儿,直奔莲花湖扑去了。大黑龙啥都没带,只拖上一条准备捆小白龙的锁链子。半路上,为了显威风,还成心拌拌锁链儿。这一拌不要紧,一道闪一声雷地,可给小白龙送了信儿。大黑龙走累了,在半悬空停下歇歇。这一歇没关系,鸡蛋大冰雹,掉在地面积有三尺厚。小白龙晓得来了敌手,早有了防范。它把鱼呀、蛤蜊呀填了一肚子。吃饱喝足,就躲在暗处了。也是大黑龙胆壮心粗,黑色风衣怎么配下身,在莲花湖上,闹腾老半天,也没见小白龙的影儿。等大黑龙肚也空了,身也乏了,劲也懈了,那混帐恶龙猛地一下窜出来,黑色风衣怎么搭配,使龙角连豁带撞地,没使多鼎力气,就把大黑龙打退到三江口。
头回在明里吃了亏,黑色皮草马甲怎么搭配衣服,二次再来,大黑龙就顺江底走了。可是没料到,它游到哪儿,水是黑的,浪也是黑的,染的云彩雾气都跟乌漆似的。小白龙眼睛尖,老远老远就知道对手又来了,赶紧鱼呀蛤蜊的,又塞满肚皮,养足了精力,藏在湖礁背地了。大黑龙一到,连打炸雷,猛下暴雨,把个莲花湖掀得底翻上。又折腾大半晌,只是不见小白龙出水。这时,大黑龙肚又饿了,身又累了,力量也用尽了。只见,那坏透的小白龙,飞身跳出水,如狼似虎般地没打几个照面,就又把大黑龙追到了东海口。
大黑龙进不了莲花湖,降不住恶龙,知道是自己总给敌手送信儿。想个啥措施,让它人不知鬼不觉,偷蔫蔫上去就能把它活逮住。可是,到底咋办好呢?寻思来寻思去的,转瞬就到第二年夏天了。地面,满开着松树花,雪白一片。有的花,落在水面上,把江河湖泊都快盖住了。大黑龙一看,可乐透喽!“我何不到山上去借松花?”想罢,它就吃饱喝足,整理爽利,去到长白山和兴安岭,飞来绕去地跑了几圈,使尾巴和爪子,连扒带打,没多大功夫,就把各处的松树花都打落在地,使龙卷风一扫,就全聚到江面上去了。再一看呐,水全是白的,浪全是白的,多少千里江面,变成块白玉石了!就在这白花花的江水底下,大黑龙吃饱喝足攒够了劲,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东海,静静去到莲花湖,一点劲没费,就降住了万恶的小白龙。惋惜,小白龙没锁住,后来从东海口拐弯朝南,据说逃进了现在的兴凯湖。从那以后,大黑龙把山呀水呀,都归置了一下,只留下三条大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那座莲花湖,后来水变少了,成了半月形的五个大池子,这就是今天的五大连池。大兴安岭和长白山也离开了,南边一座,北面一座。下江一些大黑龙到过的地方,有的地方把山削平了,黑色的风衣裤子和鞋子该怎么搭配啊?,有的处所变成了池沼地。
从那当前,松树就不再开花了。为着不忘大黑龙,就把那条大江叫作松花江了。
(责任编辑:admin)
|